媒介化后,黄子韬官宣都能和特朗普扯上关系了?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后台回复“专题训练营”,夯实基础打好地基后台回复“消息训练营”,直接喂饭冲刺高分后台回复“全程班”,明年此时青云上
“黄子韬官宣唯一受伤的是特朗普”,相信大家在吃瓜的过程中也是频繁看到了这句话,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凑巧发生在了同一天,结果成为了大家在混乱状态下玩梗的段子。黄子韬在微博官宣引发热议、特朗普在竞选现场被袭击,事实上都与媒介或多或少有关,可以说是媒介化社会、媒介化政治,媒介化也是新传考研常见的一个专题。
今天播播就来带爱宝们来看看这个专题到底会考哪些内容吧!
媒介化及相关概念
01
媒介化
媒介化本质上是一个宏大层面上的概念,同时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也均有体现。它是媒介效果向宏观社会效应的一种延展,其根本点在于以此概念理解媒介所造成的复杂的社会后果。媒介化强调广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的其它社会进程无法与媒介和技术相互分离。
一方面,它指的是媒介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渗透,另一方面,它涵括了媒介与社会、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媒介化更多地集中在媒介形式如何“介入”当代生活的不同层面,特别是建制化的社会实践,如政治、文化、宗教和教育。可以说,媒介化是社会和文化以及互动模式由于不断加剧的媒介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社会进程。
舒尔茨将媒介化进一步具体化,认为它是一个延伸、替代、融合和接纳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带来传播媒介和社会的变化。
02
媒介化治理
媒介化治理是是数字技术与原有体制融合嵌入,引导和加成传统社会治理,实现革新范式、优化逻辑、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以媒介作为治理对象、治理平台和治理方法的新策略。
从结果角度,媒介治理可以在媒介构建的虚拟空间中实现治理主体间的即时良性互动、治理过程的精准滴灌、治理风险的超时空预判和国家治理的颗粒缩放,整体治理呈现出高度数字化、虚拟化、媒介化、融合化、精准化特质。
媒介化治理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驱动的社会治理升级,也是在媒介进一步与社会相互交融的背景下,治理思维和理念的革新。
03
媒介化与中介化
媒介化和中介化的概念彰显了技术在传播与沟通行动中的过程化与制度化的关键角色。
中介化在普通社会学里用于指任何中介过程,涵盖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进行调停以影响彼此关系的任何行为。在媒介研究中,中介化是指“通过媒介传递某物的行为”,强调的是传播过程在意义制造中所起到的介入作用。
具体地讲,中介化意味着通过一个制度性公共机构向受众传输社会知识与文化价值的行为,它被视为大众媒介的基本效用之一。中介过程是在描述一种转换,中介化强调的是一种调解、桥梁的角色,是两个或多个对象或元素的连接或者相互之间关系的转换,包括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中介化应该是一个微观或中观层面上的概念。
与中介化不同,“媒介化”本质上是一个宏大层面上的概念,同时也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均有体现。它是媒介效果向宏观社会效应的一种延展,其根本点在于以此概念理解媒介所造成的复杂的社会后果。
但与传统的线性媒介效果论所不同的是,媒介化强调的是在广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的其他社会进程无法与媒介和技术相互分离。它一方面指媒介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渗透,另一方面涵括了媒介与社会、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说,媒介化是社会和文化以及互动模式由于不断加剧的媒介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社会进程。
04
新新媒介
保罗·莱文森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媒介可分为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新新媒介。
旧媒介是指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等。旧媒介的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新媒介是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界定特征是:一旦上传到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使用、欣赏,并从中获益,而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而不是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用。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等;
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末,兴盛于21世纪。例子有优视网、维基网、推特网、第二人生等。新新媒介的界定性特征主要有:其消费者即生产者、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和出版、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新新媒介使人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等。
新新媒介的特征有:第一,新新媒介一般是免费的;第二,其多半是非专业人士进行信息的生产;第三,新新媒介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第四,其消费者即生产者;第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新媒介的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第六每个人都能凭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新新媒介去进行自我表达或出版。
真题链接
1.深度媒介化是媒介化在数字时代的特征,谈谈你对其理解(简答,兰州大学440,2024)
2.媒介治理和媒介化治理异同(简答,暨南大学809,2024)
3.媒介化的内涵(简答,四川大学334,2024)
4.深度媒介化(名词解释,苏州大学440,2024)
5.中介化(名词解释,暨南大学440,2024)
6.中介化和媒介化的区别(简答题,北京师范大学829,2023)
媒介化社会形成逻辑
1
媒介融合提供了媒介化社会的技术支撑力
技术更新迭代是媒介化社会的前提。当下融合媒介既是促进社会媒介化的直接作用者也是媒介化传播深入发展的催化剂。因为新的媒体技术始终在融合所有传统媒介的优势,并不断促进传统媒介的革新,推动媒介传播功能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广泛性。
2
信息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的主体牵引力
媒介化社会揭示的是一种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中媒介对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并进而形成对社会的重新建构。而社会对媒介形成一定的依赖,这种依赖突出地表现为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依赖关系,这是推动社会媒介化的主体力量。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同时也无法回避媒介的影响。
3
环境建构体现了媒介化社会的媒体影响力
大众传媒构建起媒介化社会的信息环境,体现其媒体影响力。传媒作为重要的资讯传播渠道,能够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决策乃至社会行为都产生影响。在媒介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刻上了传媒的烙印。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宏观系统,到家庭和个人的微观层面都会受到媒介的深刻影响。
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想象主要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4
媒介化社会形成逻辑
媒介化社会是在媒介融合的技术支撑下,在受众的信息依赖牵引下,表征媒介对社会环境建构的影响力的一种信息社会形态,其形成逻辑如图所示:
从技术角度看,媒介化社会建立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之上,是媒介技术不断革新,媒介融合成为现实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特征。在媒介化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媒的传播手段和形式也愈发呈现出多样化,媒介的融合势不可挡,推动媒介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从受众角度看,媒介化社会是信息传播事业愈加发达之后,受众形成了信息依赖而导致的社会特征。在媒介化社会中,传媒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对传媒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信息传播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结果层面看,媒介化社会体现了媒体的深刻影响力,是媒介传播对于社会不断建构与重构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媒体印记。在媒介化社会,社会不断被媒介化,媒介的影响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变化的主要工具。
真题链接
1.媒介化社会(名词解释,暨南大学707,2024;云南大学440,2023;)
2.媒介化社会的三重逻辑(简答,上海大学440,2023)
3.给了中介化定义,分析媒介化和中介化内涵并指出二者差异(简答,安徽大学815,2023)
4.从媒介化出发论述直播对于社会规则的重构和商业赋权(论述题,北京师范大学,723,2021)
人的媒介化生存
01
个人历史记录的媒介化
以往大众媒介承载的主要是公共历史,而今天人们随时可以用各种社交平台记录关于自己的文字、图片、影像,这些内容构成了一种数字化、媒介化的私人日记或记事本。
当媒介内容成为自我记录的一种方式时,私人性内容的公共化也就难以避免。以往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主要是公共性内容,偶尔有些私人性内容进入大众媒体也是因为其具有公共价值,而今天海量的私人性内容都进入了公共媒介,这也意味着这些私人性内容的公共化。对于个体来说,自己发布的内容有可能超越其原有用意在时间与空间上不断扩散与延伸。
从历史记忆来看,虽然互联网可能使得个体对自身的记录变得更为详尽与完整,但由于这些记录都是借助各类社交平台,人们也会依赖这些平台的记忆能力,最终自身大脑对个人历史的记忆反而可能变得模糊。
02
自我表达与自我建构方式的媒介化
以往个体的自我表达极少有机会进入公共媒介,而今天,各种社会化媒体为人们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表达得以公开且与他人产生互动。而公开的自我表达往往具有表演的成分,因此用户主动生产的媒介内容也成为了表演的道具。
这也意味着这些内容会具有滤镜化的色彩,它未必是对人们真实生活或想法的呈现,而是经过了美化或修饰。人们面对不同的表演对象时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内容道具,运用不同的表演策略。
03
现实行为与生活导向的媒介化
当媒介化生存成为一种常态时,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多地以社交媒介中的存在感为目标,现实生活也变成了媒介表演中的剧目。媒介内容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与记录,也会成为现实生活的导向,甚至可能导致现实中的生活与网络中内容发布的因果关系的颠倒。
在这样的情形下,现实行为与媒介行为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冲突,例如为了内容发布而造成“在场的缺席”。媒介内容生产有时也要人们额外投入时间与精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他人分享的媒介内容的影响。
社交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地域和社会阶层限制,帮助人们了解其他地域、其他阶层的生活方式,也激发了一些人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同时,它们也可能加剧一些人的焦虑,加剧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从众行为。
真题链接
1.媒介化社会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简答,苏州大学440,2024)
2.结合理论和实例,为什么学界认为社会生活已深度媒介化(论述,四川大学636,2024)
3.材料为“电子榨菜”相关介绍。1.、简述“电子榨菜”流行的原因(15分)2、“电子榨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种怎样的媒介化和异化?(20分)(论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34,2024)
4.结合现实案例,谈谈对深度媒介化的理解和认识(分析,浙江大学440,2023)
媒介化下的传媒业发展
1
技术力量主导传统媒体的再媒介化
互联网媒介和智能媒介重新连接一切 (“旧”的媒介),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媒介;这里的“旧媒介”是物质化视角下泛媒介(包括货币、城市、音乐等等),而不仅只是传统意义上工具论视角下的实体媒介组织(也就是媒体)。事实上,一切物体本来就是媒介;随着万物智能互联逐渐成为现实,传统理解中的传媒业主体一大众传播媒体在新传播环境中的生态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①新传播构造中传统媒体对信息与渠道的垄断性掌控已不复存在;
②媒介融合实质上是传统媒体迭代升级为新兴媒体的媒体转型行为;
2
关系联结的新逻辑取代信息生产的旧逻辑
数字技术带来的新社会传播构造所引发的媒介场域重塑,其实不仅是传媒业生态格局的改变,更深刻的是新兴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传媒场域主导力量,这一格局变迁背后所展示的媒介业角色担当、社会定位与发展逻辑的变化,即传媒业价值重心的转移。借用制度主义媒介化研究视角的制度分析方法来理解,这是新媒介逻辑对传统媒介逻辑的升级迭代:
①传媒业的角色担当转变为深度媒介化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建构者;
②传统媒体应以开放协同的新媒介发展逻辑尝试与外部互补资源进行大融合;
3
实践的核心资源:用好新内容与大数据
在深度媒介化带来的微粒化网络社会中,对传媒业而言,该如何在社会结构日趋离散的微粒化网络社会中,有效实现连接的建立和关系的积累呢?主要路径有二:一是利用内容服务实现关系资源的整合,二是利用大数据洞察实现基于场景的关系联结。因此,这就需要传媒业开发利用好“新内容”与大数据这两类核心资源:
①“新一代内容”为激活和形成圈层、社群和社区提供关键性的底层关系资源;
②大数据和算法实现多方分析洞察并完成基于场景的关系建构;
真题链接
1.论述深度媒介化下媒介的新变化还有新闻传播工作应该怎么做(论述,浙江传媒学院440,2024)
2.几句话材料,内容是智能传播、传播技术智能化、人的媒介化)结合此环境下论述媒介环境特征给新闻生产带来的影响(论述,安徽大学622,2023)
3.结合新闻传播研究的媒介化转向,论述媒介技术如何深刻地影响社会(论述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3)
4.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和实际,论述突发事件中媒介化治理的策略方法和路径。(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440,2022)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耿晓梦.“深度媒介化”:媒介业的生态格局、价值重心与核心资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12):76-91+127-128.
[2]彭兰.原点再思: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及人-媒介-内容关系[J].当代传播,2023,(01):12-18+25.
[3]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7):15-18.
[4]李春雷,李娟.网络公共事件的媒介化治理实践进路——基于公众记忆周期的视角[J/O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2024-07-20].
[5]郭全中.技术迭代与深度媒介化:数智媒体生态的演进、实践与未来[J].编辑之友,2024,(02):60-67+94.
[6]陈荣.深度媒介化的时间与日常生活——关于睡眠的时间社会学研究[J].东南学术,2024,(02):179-190.
[7]朱振明.媒介化vs中介化:媒介效果研究的盎格鲁-北欧与拉丁传统[J].全球传媒学刊,2023,10(06):126-145.
[8]深度媒介化与传媒业发展[J].青年记者,2022,(19):8.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知知
小S
早早
卷卷
胖胖
小E
往期推荐:
姜萍爆火、杨幂C刊、Manner咖啡…| 六月的热点真的都是考点!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
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
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
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